近年来树木病虫害防治表现出以下几个特质:第一,常发性的林木病虫害发生面积仍居于高位,且呈出上升的趋势;第二,偶发性的林木病虫害暴发面积大;第三,危险性病虫害蔓延迅速;第四,多种次要害虫在某些地方上升为主要害虫;第五,重大危害的病虫种类不断增多;第六,经济林病虫危害日趋严重。
1.林木病虫害发生的原因
众多因素促成了林木病虫害的高发。首先,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,森林中的病毒、细菌和寄生性种子类植物的数量增加,导致害虫大量生长繁殖,继而病虫害传播速度加大;第二,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林业被耕地所占用,耕地面积增多且林地与耕地的交接带扩大,导致了病虫害更易向森林蔓延且种类增多;另外,林业生产的发展使得人工林木面积不断扩大,特别是纯林面积的增长也大大降低了林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。
2.林木病虫害种类及其特点
林木病虫害按致病因素可分为理化因素损害、微生物致病和各种虫害。
理化因素致病主要有以下几类。例如,干旱导致的树木萎蔫、干枯;酸雨使树叶出现魔块、槐色等树木酸害症状;农药使用过量时树木可能叶子枯焦、落花、落果;针对这些理化损害,浇水补充水分、污染源消除、农药被降解稀释后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。
微生物致病主要包括真菌、细菌、病毒、菌质体四种。细菌和真菌发病症状相似,主要表现为发病部位出现斑点、溃疡或萎蔫、畸形以及附着霉状物、白粉、锈粉等;病毒损害树木症状主要包括叶片发黄、发皱、畸形、坏死等;菌质体病害树木可出现黄化、丛枝等病症。
林木虫害种类众多,按侵害部位分主要可分为根部害虫、干部害虫、枝梢害虫叶部害虫四类。
根部害虫生活在土壤,以刚发芽的种子或者幼苗的根、茎、幼芽为食也可蛀入幼树根内取食;干部害虫常在林木受自然灾害而生长趋弱时乘虚而入,可导致树木大面积死亡;枝梢害虫包括刺吸害虫和钻蛀害虫,主要引起树木枝叶萎缩和枯黄,主干扭曲畸形,顶梢丛生,影响木材利用价值,甚至造成林木枯死。叶部害虫则受天敌、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灾害发生有明显的周期性或爆发性,蔓延速度快、范围广。
- 树木病虫害防治的主要特点2018-06-03
- 名贵树木如何预防病虫害对健康林···2018-06-03
- 灌溉有哪些技术2018-06-03